(资料图)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程聪报道 “刘爹爹您又来了,十分感谢您对耒阳残疾儿童的帮助!”近日,在耒阳市残联,接过刘显文从口袋里掏出的500元捐款,工作人员感动地说道。
“这冒么子嘞,应该的,小事小事。”双鬓已斑白的刘显文略显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今年73岁的刘显文退休前是一名乡村教师,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他一站就是38年,退休后,省吃俭用攒下退休金用来捐款助残这件“小事”,他又已经坚持了13年。
为什么会关注到残疾孩子的问题,刘显文说这跟他的乡村教育工作经历也有关系。“教书时候经常会听到哪家小孩病了,家里为了给孩子治病倾家荡产。”刘显文说,一个残疾的农村孩子未来几乎没有出路,这个特殊群体迫切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2010年,刘显文正式退休了。有一天他带着孙女搭车去衡阳市区看病,邻座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残疾孩子,很不容易。当时,孙女嘴馋邻座孩子的零食,那位母亲没有丝毫犹豫就将孩子的饼干掰成两半,递了过来。刘显文十分感动:“我知道他们也是去市里看病的,他们生活在困境中,但不影响他们的乐观和热心,我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也开始思考,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虽然退休了,但我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结束。”
这位花甲老人萌生出这个念头,并随之付出了行动。刘显文找到了耒阳市残联的工作人员,提出他要捐款帮助有需要的残疾儿童。从2010年开始,刘显文每年5月和10月都要来一趟耒阳市残联捐款,慢慢的,他的捐助金额也从100元、200元、300元逐渐增长到了1000元。
有了捐款计划,刘显文的退休生活也有了新的方式,生活用品只买对的不选贵的,破旧的衣服、家具,修修补补还能继续穿、继续用,平日出行免费的公共交通工具是首选……家中有了这样一个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榜样,刘显文的家人们也纷纷学习,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我一个老年人不需要用什么钱,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穿就够了,再留点钱买药,其他的钱能够去帮助到别人,我觉得我还有社会价值,我感到很幸福。”刘显文说,这件幸福的“小事”他一定会坚持下去,他还要多多向身边的人呼吁,更多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力所能及地去多帮助他们,一齐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