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创新生力军汇聚于此,澎湃无限青春动能。
(资料图)
10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举行。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高教主赛道在各战略产业领域的广泛覆盖,到产业赛道的“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学生答题”,其背后是鲜明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体系。
一体推进:
架起教育端产业端间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本次大赛参赛项目和各类活动,处处凸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特质。
去年,大赛正式设置产业赛道,致力于破解产学研脱节问题。今年大赛的产业赛道,继续强化融合发展,共有2007家企业申报4504个命题,有1073所高校、7.4万个项目、31.1万人次报名揭榜答题,将高校创新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架起教育端与产业端之间的桥梁,推进教育内外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我每月有一半时间在工厂,已去过轻金属制造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对接过90%以上的镁相关企业。”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在读博士谷立东自豪地说。
正是在产业一线,谷立东和同学们发现了尖端命题:先进制造业进入轻量化时代,航天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迫切需要更轻更优的材料。镁,作为自然界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中国储量全球第一,如能突破易腐蚀问题瓶颈,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上前景广阔。据此,谷立东团队成功研发极低腐蚀速率的不锈镁,突破了镁工业应用瓶颈。
回首研发历程,谷立东感慨:“强大的教师团队为我们保驾护航,来自航天、海洋、电子、汽车领域的资深产业顾问为我们指点迷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资源的打通,使我们在科技前沿迅速成长。”
“大赛体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也更加鼓励高校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把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专家黄兆信说。
人工智能:
青年学子勇于聚焦科技前沿
创新向未来,需要找准变革方向。
我国正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教育部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
北京邮电大学EZCoding团队自主研发的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平台“码上”,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采用自研核心技术扮演AI助教功能。“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人类思维特征的大模型并行调度算法,使用该关键技术后,代码纠错准确率提升了21%。”项目学生负责人高德润说。
目前,“码上”平台已经支撑了北京邮电大学近200门课程的辅导答疑工作,服务1万余名师生,入选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还被选定为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大模型实验实训平台,为更多师生提供优质的智能教学辅导服务。
记者注意到,即便在其他赛道,“人工智能”的身影也无处不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孩子们的第一堂体育课”聚焦偏远乡村体育教育。“团队自主开发的‘体教智慧选材系统’对乡村儿童体测数据进行数字建档,可由人工智能精准分析不同体育项目的选材需求,提高了发现具有运动天赋儿童的可能性。”团队负责人、武汉体育学院学生王志伟说。
人工智能的热度,体现在学生参赛者中,也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度思考。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均授予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这体现了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范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冲击。”总决赛相关活动期间,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道出自己的思考,“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模式的创新之道,打破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边界,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开放互鉴:
打造中外青年交流世界品牌
深化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话语权,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学生报名参赛,覆盖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国内3413所、国际1993所)学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已真正成为世界青年学生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的国际青年创新盛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总决赛期间,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同期举行,全球首部《第一驱动力:世界大学生创新发展报告》《世界大学生创新指数标准体系》发布,联合国有关代表、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代表等应邀参加。二者的发布将为全球大学生创新和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贡献中国标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跨越山海,高质量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越发引人注目,深化开放互鉴、促进世界青年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去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变废为宝:绿色高效地将贝壳垃圾转化为高价值甲壳质产品”项目获得季军。项目成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马克西姆·迪凯森今年再次来到了中国:“大赛不仅是展示创意的平台,更是结下长久友谊的机会,大赛平台会聚了优秀青年才俊,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我们相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将创造更多精彩。
高毅哲 郑翅
标签: